
藏在云南稻田里的游乐场:在撒欢中开启自然教育之旅丨牧童文旅
2025-02-28
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,孩子们离真实的自然越来越远。他们能准确地叫出电子游戏里每一种技能的名字,却不知道每天吃的米饭从何而来。
自然教育不是简单的户外活动,而是一种生命教育。当孩子们在自然主题的乐园中攀爬、探索时,他们不仅在锻炼身体,更在与自然对话。
云南建水双龙桥稻田公园亲子乐园,是牧童为孩子打造的集自然生态、科普研学、游乐运动一体的巨型稻场。通过还原稻谷从播种、生长、收获到再生的生命历程,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自然教育研学体系,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,在探索中成长。
设计师从稻谷、稻田、稻草汲取灵感,创造“稻小谷”IP主人公,将自然元素融入到乐园故事和游乐设备中,无论是低龄儿童的感统训练,还是高年龄段孩子的挑战探索,乐园都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场景,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田野的气息与自然的魅力。
乐园根据游玩路线划分划分稻鱼生态区、稻谷加工区、稻草挑战区三大游玩区,结合不同年龄段的成长需求,设计了多样化的游乐设备。
作为离乐园入口最近的区域,大片的草坪适合亲子家庭露营野餐、开展户外活动;稻鱼拓展设备长达30米,包含平衡桥、独木桥、攀爬绳、梅花桩、攀岩板等挑战项目,帮助低龄儿童进行感统训练,提高身体协调性。
将稻谷收割机、谷粒、粮仓造型融入大型滑梯组合的设计,展示了稻谷收割后的晾晒、脱粒、筛选、储藏等流程,更生动地进行研学科普与自然教育。
亲子乐园规划前,公园的绿化、道路、水域已基本完善,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与水域,设计了微地形攀爬、蹦床、滑索及踩水车等,丰富游玩性的同时,又能降低土建的改造成本。
我们设计了一条高14米、长55米的稻草高空步道,适合高年龄段儿童探索、挑战。步道内结构复杂、玩法多样,包含荡桥步道、V型步道、网桥步道、梅花桩步道、曲折步道、障碍步道等,趣味性十足。
稻草、稻梗造型的滑梯,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,还传递了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理念,深化了生命教育的内涵。
我们创新性地将稻小谷IP形象与稻草垛元素深度融合,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高空拓展项目,专为大童及成人群体量身定制。同时,设计师从自然生态中汲取灵感,以树叶飘落的优美姿态为原型,精心打造了沉浸式攀爬装置。
这些设计元素相辅相成,构建出全方位、多维度的自然体验场景,让游客在游乐中感受自然之美,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度互动。
稻田公园距离我司落地的另一个项目——紫陶小镇儿童乐园仅5公里,项目设计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差异化定位。
设计团队以模块化产品为基础,深度融入主题特色元素,在设计风格、装置形态及游乐体验等方面均与紫陶小镇形成鲜明对比。这种差异化设计不仅为游客创造了独特的沉浸式体验,更有效避免了同区域项目的同质化竞争,实现了互补共赢的市场格局。
声明:牧童致力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素材来自于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于后台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