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牧童案例丨武汉林语未来村民宿:山野作伴 田园为趣
2024-09-13
快到周末了,都说有娃的宝爸宝妈们是不配过周末的,好不容易盼来了周末,想睡个懒觉都不行,娃儿们迫不及待地等着出去“放风”呢。
武汉江夏区李家店路农家畈湾,从市区驱车40分钟就能抵达。这里曾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湾,近年来通过“国企联村”模式发展农文旅项目,村湾里开起了民宿、露营地,曾经这个人少、地荒、没产业的小村湾,现在已经成为武汉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。
“林语未来村”就隐匿在这个小村湾里,粉砖黛瓦的民宿,在绿树的掩映下遗世独立,给这片沉寂的山林增添了一丝烟火气,粗犷与精致混搭,乡土与游乐融和,山根下的小院子,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乡野的质朴和原始,热爱大自然、喜欢原生态环境的孩子们,一眼就会爱上这里。
绿树成荫、草坪、室外大滑梯、树屋乐园、爬网、秋千架、挖沙池、平衡桩、攀爬吊网、秋千架、传声筒、音乐小屋、蹦床、旋转圈、曲线爬网……还有摇摇乐、跷跷板,它们都以一种散落的方式分布在周围林子里,少了一些商业规划的刻意,多了几分随意与松驰,它们与村民为邻,又互不打扰。
做个“小而美”的游乐园也不错,几十种孩子们喜欢的游乐设备,这里全都有,让孩子们放手一搏,练胆量、强筋骨,也让宝爸宝妈们在一旁的绿荫下,闲话桑麻,放松身心。
主设备树屋乐园的顶部,高耸的树纹立柱上插着几束“麦穗”,迎风摇曳,麦穗是辛勤劳动的回报和丰收的象征。空中廊道的原木色的围栏,设计了故事线贴图和谷物生长小知识的益智挡板,不经意间,让孩子初学一点农作物知识。两条绿色的大滑筒就像菜青虫肥硕的身子,还有花朵转杆,水泥柱上的小鸟,就地取材的田野艺术元素,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,孩子们观察树木、聆听鸟鸣等,近距离地感受自然纯粹的乡村野趣。
这个三角坡面屋顶的小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“音乐小屋”,节奏师琴、教导管琴、精英鼓等,各种音符相互碰撞,产生变化无穷的旋律,可以增进孩子们对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,初识音律的孩子,可以即兴弹奏一曲大自然协奏曲。
长短不一的林下传声筒,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了解声音传递的原理,传声筒带来的亲子幸福就是,孩子在这头,爸妈在那头。
孩子可以一路敲敲打打,且行且玩,通过敲击发出的声音引起共鸣,降低孩子焦虑的情绪。
乐园扩展了树下和林下的游戏空间,舒适的林荫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,在这片“密林”之下,给爱好智力闯关的小朋友设计一个叫“辛德瑞拉”的迷宫,增强孩子们的空间认知力、记忆力和专注力,想顺利通关,需要专注解谜并记住迷宫里复杂的路线。迷宫里面还可以玩花式捉迷藏,孩子的快乐总是纯粹又简单。
迷宫周围,立着四根粗壮的树纹立柱,荷叶和莲蓬造型的顶棚,莲蓬上均匀的洞孔,有点小孔成像的影像学,既可遮阳,阳光也可透过莲蓬洒下斑驳而细碎的光影,营造出更加舒适和温馨的环境。
15米长的起伏爬网,弯曲的钢管从两侧形成稳定的攀爬通道,一体成型的钢管,都做了圆角圆滑处理,内含六股钢丝的航海绳编织的爬网,确保安全承重,小朋友在攀爬过程中,需要不停调整身体姿势,保持平衡,既可以锻炼四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,也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。
拓展区、迷宫区,地下都采用了生态木屑,其透水透气,有利于树木生长且不扬尘,还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,既环保又美观。
民宿内部有个150㎡的中庭式空间,也给巧妙利用起来,一部外悬式的立式错层钻网,爬上爬下都需要体力和耐力,另一部三层的螺纹滑梯,可以一溜而下,这两部梯以不同的方式将一层、二楼打通,鼓励孩子不走寻常。也暗示了一个道理:向上攀登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,而“堕落”只是一瞬间,体力旺盛的小神兽们可以不停地钻上爬下,比拼速度,也比拼耐力。
一楼铺着绿色的EPDM地垫,装有可爱的小熊和小鸟造型的摇摇乐、铅笔造型的跷跷板,也让胆怯和低龄孩子享受一下美妙的驾驭感。也可席地而坐,看天上流云,结交其他小朋友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一家人坐在天台上,仰望点点星空,远离城市的纷扰,体验久违的乡村野趣,享受属于林语未来村的恬静与闲适,而我们的无动力游乐设备,也将成为这里的“长驻居民”,陪伴孩子们的山居岁月。
编辑、排版 | 牧童
声明: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素材来自于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于后台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处理。